再会周洪营的时分,他现已搬进新家一个多月了,“记者,这回你可得好好写写我的新家。”13日下午,迎着北风,早早就在家门口等着的周洪营眼睛笑成了一道缝。
10月1日国庆节,记者就在这儿亲眼看到周洪营巴望的目光,那些天他简直每天都要到工地上看看房子“长多高了”。
周洪营现在的家在杨树底下村八垄地迁址新村,东南相依影布山,山间有五块具有美丽传说的巨型奇石,西北有一条弯曲明澈的南沟河。
本年8月,葫芦岛市建昌县遭受特大暴雨引发水灾,黑山科乡杨树底下村受灾最重,为了让47户房子受损严峻的乡民赶在冬季到来之前住上新房,当地政府在八垄地统一规划选址建造新房。
图为杨树底下村新建成的八垄地迁址新村,左边八垄地9号便是乡民周洪营的新家。新华社记者于力摄
担任施工的是葫芦岛市城建交通集团有限公司,时任施工现场副总指挥的胡永刚介绍说,从9月7日开工,只是42天就建完主体工程。“11月4日,这儿举办会集入住典礼,保证受灾大众可以温暖过冬。”
走近周洪营的家,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,照到皎白的地砖上,屋内一片亮堂,暖意融融。“这儿外面最低温度零下10多度,在家里一点也没感觉冷。”周洪营手摸炕头说,“早晨烧的炕,现在还棘手呢。”黑山科乡乡长张航介绍说,辽西的冬季风硬、气候冰冷,施行工程单位选用新式装修资料,在添加外墙厚度的一起,也添加漂亮度。“连窗户的玻璃都是双层的。”
胡永刚介绍说,迁址新村规划具有我国传统村庄文明建筑风格,院子、景象、排水一应俱全,具有开展乡乡民宿的条件。
走出周洪营家,来到八垄地1号吴桂付家。传闻记者来,这个退伍老武士特意穿上一身洁净的旧式戎衣。妻子于保勤说:“俺们老两口是第一个搬进来的,搬迁那天,什么也不必拿,就带了把扫帚,新家里边什么都有啊,炕席、被褥、锅碗瓢盆都是新的。”
村妇联主席李春莲和记者说,这次吴桂付家要的是100平方米的房子,“政府有建房补助,由于水灾,他们家被归入返贫监测户还有额定补助,加上房子稳妥,老两口只需要掏1万多元就住上了这个大房子。”
在厨房,李春莲指着冰箱说,政府还和谐社会各方面支撑,为每户人家免费供给了电视、冰箱、洗衣机、燃气灶、电饭煲“五件套”。
吴桂付、于保勤的家正对着的便是新建的文明广场,广场上有一个由基座和铁艺造型组成的地标,在阳光的照射下,分外夺目。
铁艺造型表现我国传统民居木门、窗棂元素,内嵌剪纸造型“喜鹊迎春图”和“福字图”,通体色彩为我国红。
技术支持:耀仁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