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
  • 咨询热线:18805178606
  • 联系人:史经理
  • 电 话:025-86122901
  • 传 真:025-86122901
  • 邮 箱:284355208@qq.com
  • 地 址: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富民路6号
行业新闻
查看分类
云浮将闲置地改造为城市“金角银边” 绿意破围而出
2025-10-28


  10月16日上午,云浮市中心城区闲置地拆围复绿工作现场会召开,会议以“拆围透绿焕新颜,共建文明宜居城”为主题,通过现场观摩、经验交流,推动全市拆围复绿工作标准化、常态化,将封闭的围挡变为开放的绿意,让城市空间重新回归市民生活,为文明城市建设与“十五运”赛事筹备注入鲜活动力。

  云浮市拆围复绿工作的启动,旨在逐步提升城市品质和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,有效改善生态人居环境,优化改变城市整体面貌。在云浮市委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,一场以“还绿于民、还地于民”为目标的专项整治拉开帷幕。

  通过统筹属地政府及住建、自然资源、城市管理等多个部门,开展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”的全域摸排,云浮市共梳理出237处围挡,涵盖国有储备用地、在建工地、烂尾工地、闲置地块等。这些围挡曾是城市治理的“盲点”,铁皮破损、杂草丛生,不仅影响市容,更阻碍了市民的出行与生活。

  据了解,浩林西路沿线米围挡,属于臻汇园在建工地,因长期缺乏维护,围挡残损严重,成为城市形象的“伤疤”。

  为配合“十五运”赛区旁边的环境整治,云城区城管执法局于国庆节前组织施工力量,对围挡进行加固修复,统一铺设规范围挡的绿色覆盖网,并规范设置公益广告与标语。

  同时,针对世纪大道藕塘、船塘两处已倾倒的围挡,云城区城管执法局迅速组织施工力量拆除27米,及时消除安全隐患。

  在推进拆围复绿工作过程中,云浮市还发挥舆论监督力量解决民生实事,有效解决市民反映的“星岩三路围挡遮挡车辆和行人通行视线”“云浮东高速路口围挡影响市容”“世纪大道船塘村村口倒塌围挡”等问题,分别采取围挡拆除或更新更换措施,因地制宜打造成小菜园和特色城市绿色空间,有效改善城市的整体风貌和视觉效果。

  拆围复绿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解放,更是城市功能与市民生活的重塑。截至目前,云浮市已累计完成60处围挡整治,释放围挡围蔽地块31处,新增绿化面积2413平方米,种植塔型金钱榕、黄金垂榕等绿植6900余株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城市通透感的大幅提升。

  更令人欣喜的是,释放出的空间被巧妙转化为民生服务的载体。截至目前,云浮市已建成口袋公园5个、便民停车场3个、农贸市场2个、商业楼5栋,开通人行道20余条。这种“微改造”不仅美化了环境,更让市民在细微处感受到城市的民生温度。

  此外,拆围复绿工作还与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、老旧小区改造深度融合。其中,云城区在整治中规范广告牌匾126块,增设多语种标识标牌170处;新建主干道10.7公里,新增停车位800个;新增绿地4000多平方米,栽植乔木7000多株。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,也为“十五运”赛区周边环境整改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  云城区作为云浮市拆围复绿工作的主战场,其经验做法为全市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。

  云城区委、区政府以“十五运”赛事筹备与“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”为契机,将拆围复绿与创文工作、老旧小区改造、爱国卫生运动深层次地融合,聚焦重点路段周边闲置地块,开展专项整治。截至目前,云城区累计核查各类围挡149处,拆除并复绿33处,城市界面焕然一新。

  工作中,云城区坚持“高位推动、协同攻坚”。市区创文办组建工作专班,建立“周调度、月通报”机制,确保责任落实到人。为推动工作落地见效,专班领导带队沿街拉练检查,住建、城管等多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,现场研判、现场协调、现场交办,有效打通堵点、卡点。截至目前,专班召开会议8次,现场督办解决问题14项。

  在具体实施中,云城区以“绣花功夫”推进工作,坚持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“见缝插针”式建设,一批小而美的口袋公园、街头绿地悄然出现。同时,积极撬动社会资源,吸引中铁二十二局、云浮广建公司等企业参与地块垃圾清理与绿地改造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。

  为巩固成果,云城区建立长效管护机制,结合爱国卫生统一行动日活动,持续检查市容环境,推动整治由“短期清理”向“长效管护”转变,从源头防止“顽疾”复发。

  作为中心城区人口最多的街道,云城街道紧扣“十五运”环境提升要求,集中力量开展拆围复绿专项整治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完成19个关键地块、总面积超300亩的整治任务。

  在工作推进中,云城街道坚持高位推动、精准施策、共建共管,探索形成“五个一”工作法,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

  坚持“一盘棋”统筹。整合城管、社区、物业等多方力量,建立常态化推进机制,强化部门联动,确保任务层层落实。

  紧扣“一本账”摸排。坚持底数清、情况明、分类准,实施“红黄绿”三色动态管理法,因地制宜推进复绿,优选塔形金钱榕等乡土树种,打造“推窗见绿、步行入园”的微生态景观。

  聚焦“一股劲”攻坚。聚力攻坚产权纠纷、等难点,主动对接主管部门联合研判,推动15处疑难围挡的整治;创新“政府引导+社会参与”的资金筹措路径,鼓励企业认种认养,缓解资金压力;强化宣传引导,广泛发动群众,变“要我拆”为“我要拆”。

  围绕“一体化”提升。在点位选择、方案设计、后期管护等环节充分听取民意,推动群众参与监督,并探索“绿地认养”“企业冠名”等模式,激活社会力量。此外,将拆围复绿与文明创建深层次地融合,实现环境与居民素质“双提升”。

  立足“一直抓”管护。牵头拟定《云城街道围挡设置管理规范》,明确各类围挡的设置标准、时限和审批流程;借助网格化系统和无人机技术,实现拆围复绿地块动态监管,并将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,建立“红黑榜”通报机制,确保长效常治。

数据提供:南京耀仁